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和胰岛素敏感性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为该治疗方法在临床应用中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指导。
2型糖尿病主要特征为胰岛素抵抗和持续高血糖。为了满足机体对胰岛素的需求,糖尿病患者必须每天摄取胰岛素以保持血糖的正常水平,否则血糖水平持续过高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
传统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不佳
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 (ADA),T2DM的常规治疗基于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健康饮食、减肥和定期进行体育锻炼。尽管如此,这些努力应与抗糖尿病药物一起进行,以巩固维持正常血糖。
迄今为止,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已批准了八类降糖药物,尽管目前有大量药物可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T2DM),但仍有一部分患者无法恢复正常血糖。
随着全球应用干细胞治疗疾病已经积累了大量成功有效案例,干细胞也成为了继手术和药物之后,新的糖尿病治疗方向。
干细胞是治疗糖尿病的“颠覆性技术”!
干细胞治疗糖尿病一直是人们十分关注的话题。“干细胞疗法治疗糖尿病”还被MassGeneral Brigham纳入第六届细胞与基因疗法“颠覆性技术”Top12列表中。
认为这些技术将在未来几年内对医疗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 其中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干细胞疗法治疗糖尿病”技术位列其中,同时还包括细胞基因疗法治疗帕金森、通用型CAR-T疗法等。
在北京武警总医院干细胞移植科,安沂华主任及其团队在Stem Cell Research & Therapy杂志上发表了一项非安慰剂对照的前瞻性1/2期研究。
该研究涉及22名2型糖尿病患者,他们先通过外周静脉接受脐带华通氏胶MSC移植,5天后通过脾动脉再次移植,并进行了12个月的随访。
移植后,41%的患者在2至6个月内停用了胰岛素,并在平均9.3±3.8个月内未再使用胰岛素。此外,还有一名患者停用了口服降糖药。尽管出现了一些轻微至中等的不良反应,如发热、注射部位血肿、恶心、呕吐和头痛,但这些反应均可自行消退。
由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的母义明教授和生物治疗中心的韩卫东教授领导的另一项研究也在同一期刊上发表。这是一项单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旨在评估脐带MSC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
结果表明,13.5%的接受脐带MSC移植的患者在8至24周后停用胰岛素,并在平均37.2±15.2周内未再使用胰岛素。对照组患者均未停用胰岛素。尽管有2例患者因脑梗塞和股骨颈骨折退出研究,独立裁决委员会评估认为这些事件与脐带MSC治疗无直接关联。
这些研究成果为采用MSC治疗2型糖尿病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并展示了其在减少胰岛素依赖性及管理糖尿病方面的潜力。
简言之,糖尿病的成因主要由多种因素影响,导致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或效能降低,从而引起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减弱。因此,恢复胰岛β细胞的功能可能帮助依赖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减少频繁的血糖监测和胰岛素注射的需求。
展望未来,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有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对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的依赖,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治愈。然而,目前的研究仍面临一些限制,未来需要进行更大规模、更长期的多中心临床研究,以验证间充质干细胞的长期有效性及安全性。
在过去一个世纪中,众多研究者不断探索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涵盖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各种治疗方法和干预措施。这些包括最早的动物源性胰岛素、后来的重组与合成胰岛素,以及单克隆抗体、干细胞疗法和免疫细胞疗法等。
同时,随着对糖尿病发病机制的不断深入了解,糖尿病的分型与诊断也越来越精细,使得根据不同类型的糖尿病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成为可能。
目前,人类已能够实现糖尿病的长期和有效管理。未来,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进步,人类征服糖尿病的希望日益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