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我国肾病的发病率为10%~13%,全国约有1.2亿名患者,其中慢性肾脏病患病率达10.8%,且多数肾损伤易进展为慢性甚至急性肾功能衰竭,即尿毒症。也就是说,10 个人中就有1人患肾病,引起了医学界的关注与重视。
慢性肾病的诱发因素有很多种: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免疫失调、心血管疾病、外伤、手术等。慢性肾病发病的本质机理,就是肾间质纤维化,这也是各种肾病发展至终末期的共同途径。
CKD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影响全球10%以上的人口,每年造成500万至1000万人死亡。维持性肾透析和肾移植治疗CKD是有效的,但存在诸多问题,比如透析费用大、缺乏供体来源、免疫抑制剂副作用大、药物维持花费高、手术费用高等。
干细胞作为当今医学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为受损组织器官提供了修复再生的可能,这种治疗方式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干细胞治疗在肾病领域受到科学家重视,已在慢性肾病、急性肾损伤、糖尿病肾病、肾纤维化等肾脏疾病的基础研究中表现出良好作用,为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干细胞对CKD的修复疗效
a.抗肾脏纤维化,抗肾脏细胞凋亡;
b.减少炎症细胞浸润,消除炎症反应;
c.蛋白尿消失,尿酸,肌酐等指标好转;
d.提高肾功能,避免肾透析带来的痛苦。
1.分化作用:由于归巢效应,干细胞可归巢至肾脏并分化为肾小球细胞、肾小球系膜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等肾实质细胞,从而修复受损肾脏,重建肾脏血液循环,改善肾脏功能。
2.旁分泌作用:干细胞可通过旁分泌作用分泌各种细胞因子(如生长因子、血管表皮生长因子等),会刺激肾细胞分泌促红素,而促红素可以促使红细胞的生成,这样就缓解了机体贫血的状况。还能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成,调节局部微环境,为肾脏组织修复再生提供营养支持。
3.免疫调节作用:干细胞进入患者体内后,抑制过度激活的免疫反应,调节免疫稳态平衡,减轻免疫系统对自身器官的攻击,为患者身体修复提供充足的时间。干细胞凭借自身较低的免疫原性,和对先天性及获得性免疫的调节,能够几乎无副作用地控制过激免疫反应分化成免疫细胞,以此达到逐步修复肾脏的目的,实现对肾脏的改善作用。
干细胞慢性肾病中的应用
1. 慢性肾病
肾脏病全球预后组织(KDIGO)将肾脏结构或功能持续异常>3个月的个体划分为慢性肾病。许多研究通过动物实验验证了干细胞能促进肾脏血管的微循环,改善肾功能。Villanueva等人给慢性肾病大鼠进行干细胞治疗,结果发现大鼠的血肌酐水平降低,损伤标志物ED-1和α-SMA表达降低同时高表达PAX-2、BMP-7、VEGF这3种与肾功能改善密切相关的蛋白,在肾脏病理检查中发现了移植的干细胞。
2.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患者肾病的患病率高达20%~40%,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Park等人将干细胞移植到伴有肾损伤的糖尿病小鼠体内,4周后与未接受干细胞治疗的糖尿病小鼠相比,尿白蛋白排泄率降低、平滑肌肌动蛋白减少、肾脏纤维化受到抑制、上皮钙黏蛋白mRNA增加,肾脏中可发现移植的干细胞。
3. 肾纤维化
肾脏纤维化是一种病理生理改变,是肾脏的功能由健康到损伤,再到损坏,直至功能丧失的渐进过程。在肾纤维化的治疗中,移植的干细胞有向创伤部位归巢的趋势,可定位于纤维化的肾脏部位;静脉注射和包膜下注射,干细胞在肾间质出现时间延长。干细胞治疗可分泌、上调或下调一些细胞因子,发挥抗纤维化作用,减轻肾纤维化成程度,改善肾结构和功能。
4. 临床研究案例
对61例慢性肾病患者采用全身和局部干细胞移植,两周后患者的血β2-MG、尿素氮、肌酐、尿酸等指标下降,尿β2-MG、IgG、Alb、THP、24h尿蛋白、24h白蛋白排泄等指标也改变,证明患者的肾功能提高,干细胞对CDK的治疗是卓有成效的!
临床试验证实了干细胞治疗慢性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通过MSCs的干预调节可改善肾纤维化,提高肾功能,为慢性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方法。相信未来干细胞技术让更多的肾病患者受益。